返回列表 发新帖

渠县记忆!50年代与南大街与后溪沟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2 14: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渠城记忆之南大街与后溪沟

刘希圣

修 南大街


  

窄义的讲,老南门大街指的是到现在还被渠县人称之谓老车坝到以前渠县老屠宰场下面的老南门大桥这一段街面。后来把老车坝南门关到渠二中一段扩称为南大街,到现在也许已经把南大街的地理位置扩到了渠南的南坝了吧。


640?wx_fmt=jpeg


说到南大街,就与中国的一段公路息息相关了,别的不说,对驴友和摄影爱好者来说,中国最美的公路之一一定缺不了贯穿四川和西藏的川藏线,也就是国道“318”线。

国道318线,是横贯中国从华南到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她起于上海市的黄浦区,止于西藏的日喀则市的聂拉木县与尼泊尔接壤。全长5476公里,她是中国最长的国道,是神奇的北纬30度地区为数不多的大通道,在2006年的第十期的中国地理杂志上被称为中国的景观大道。(渠县最出名的也许有了神奇的北纬30吧)。

国道318线从四川大竹开始翻渠县的卷硐山,过滔滔的渠江,越城而过,奔城南,到广安的花桥迤逦地离境而去。也许是老天的造化,在这条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交通大动脉上,穿县城而过的地方不一定多。但是,她却眷顾地从渠江南门老车码头上来通过熙熙攘攘的渠城南大街沟通着昔日的川鄂大地。对此,老渠县人不会忘记的一个是排队准备渡江的长长车队(特别是洪水期间),另一个是在繁忙车队,沉重的车轮碾压下那崎岖颠簸的街面。那时,渠城南大街是下雨满街泥,天晴满街灰,居民和路人都苦不堪言。这样的情况,渠县政府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是,那时候,国家的经济的确非常窘迫,对一般的公路维护是捉襟见肘。为此,我们渠县人民政府决定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广泛的依靠和发动群众。发动全城人民自己动手,改变这种境况,号召渠江镇(那时叫城关镇)从机关干部到居民百姓保证大交通,修整南大街

那时的局面,没有资金,没有机械,也没有防护;那么怎么修复街面呢,全靠我们渠城老百姓的一双手,原材料就是渠县中坝里取之不竭的鹅卵石(我们渠县人叫干鹅宝儿),施工机械就是双手,铁锤,草绳。从渠城南门老车码头到渠二中这段路面划地段分配到单位或者居民小组。为保证道路的通畅,先把从中坝取来的鹅卵石锤成碎石粒,堆成方后由有关部门验方堆于街侧,待准备够足够的石方后在铺路平整成崭新的路面。可是,大家都知道,鹅卵石是硬度非常高的花岗岩石,其硬度在李氏硬度仪上也不会低。特别是圆滚滚,滑溜溜的石头,刚开始还真是老虎啃刺猬---无从下口啊,一锤砸下去,要么就蹦点火花,一点白痕,要么不知道石头飞哪里去了,石方一点也不见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人民群众有无穷的创造力,在日复一日的施工中渐渐总结出砸石经验,比如,找一块有凹槽的大鹅卵石作基础,以便放置被砸石头,在用稻草编成的草编圈子围住被砸石头,那样,痛苦的被砸石头就无处遁形而乖乖就范了。随着砸石工作的进展,人们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比如用草绳固定被砸卵石,比如发现越扁的卵石越容易砸碎,而越趋圆形的石头越硬,当然,石头越小越容易对付等等。这样,碎石成方率也就越来越快了。

然而人们也为此付出了的代价,那时,被铁锤砸伤手(特别是手指)的,被碎石嘣伤脸(特别是眼睛)的,被飞溅的石块砸伤腿脚的等情况比比皆是。受了伤,抹点碘酒红药水,伤了手指的拿块布条一包,还是轻伤不下火线呢。至于说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是就地施工,工地就在公路街道两边,车辆驰过卷的灰尘碎石渣可真是铺天盖地、铲堆石方扬起的沙尘每每扑面而来。对参加砸石的男人们来说还好办些,或者回家后一盆水冲洗即可,或者干脆到渠江边把沙石还给渠江。但是,对那些女同志就的确麻烦多了呢。没有任何防护用品,没有手套,没有口罩,也没有护目镜........最多只有草帽。头顶烈日,身临烘烤,披风戴雨。我们渠城老百姓硬生生的靠几千双手砸出了供工程需要的石方,圆满的完成了政府交办的任务。

从老南门车码头到渠二中,一条崭新的,平坦的新南大街成为了著名的“318”国道一片闪光的亮点。


640?wx_fmt=jpeg


现在的人也许会认为我们那时的人太傻,会不解的问三个字:为什么;我想也许应该这样回答:第一;政府的初衷是正确的,是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出发的,机关干部和城镇居民都一样为这个工程劳动,没有分界层和高低;第二,那时的人们应该说都听党和政府的号召,是比较单纯的;第三:不可否认的说五十年代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有几人可以逆流而行呢。我想老渠城人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也许会有这种错综复杂的心情吧。





  营渠路与后溪沟  


在渠县,只要说起营渠路和后溪街,可以说无人不知。这里是除了老城区外在东城新区出现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密集区和人口聚集区。在公路的两边鳞次栉比的全是各式各样的店铺,也是县里区乡和相邻县区的经营各种商品的商贩进货的最重要的地方。每天,这里人群熙来攘往,车流川流不息,呈现出县城生机勃勃的景况。然而,曾几何时,这片地方还是小桥流水,阡陌相连之地,而今天却是商贾云集,住宅连片的热闹之地,这也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典型的见证和说明书。


640?wx_fmt=jpeg


大家都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句非常出名的格言,叫要想富、先修路。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渠县的县委和县府就已经践行了这条道理。那时,我们渠县虽坐拥国道“318”线穿县而过的便利,但整个渠县也就这样一条出县通道,对于全县的经济发展和与外界的联系都有一定的制约,基于此,县里面决定在新修一条通往县境外的公路。可这条公路的选址应该往那个方向呢,“318”国道是从东方大竹方向而来往南离县境,那只有或者向西和南充地区的营山相接、或者向北和达县的石梯相连。当然我估计当时的选择修营渠路一是可能营山县也有打通出路的需求,两个地区、两个县有同样的需求就可能达成共识;其二是修营渠路里程相对短一些(营渠路全长约57公里,在县境内约30公里,且沿途基本没有山路隔阻,造价应该低一些。)而如果从北边涌兴等地出县境,那路程要长得多。在六十年代,我们医院到涌兴出诊,救护车得跑两个多小时,且途中要翻渠北的马桑背等陡峭的山地,用工和造价肯定要高得多;所以,营渠路的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

整个营渠公路建设的进行我不清楚,但在城郊范围内的施工却是在渠城人民眼下进行的,这条路渠县的起点是从渠城南门老车坝开始的,从老车坝出来最多三百来米就在城关一小后就是一面山坡,坡下是农田,为了减少对农田的占用,所以,公路施工就采取了开挖山坡。我们上学的学校------城关一小就常能听到隆隆的放炮声。公路在城西边的走向是和城后那条小溪伴行的,这条小溪就是渠城人尽皆知的后溪沟。后溪沟和营渠路并行到现在省车站往西北方向前大约四百多米处左右右分开,溪流向公路左则进了小山坡里,公路向右往两路口方向而去,在高崖头处奔城西去向青龙方向。

说实在的,那年代公路的建设对基础要求并不是太高,加上整个后溪沟靠城一边没有太大的山和什么沟壑,因此,营渠路的城郊段很快就完成了施工建设。没有太长的施工期,从1956年开始动工到195771日通车,营渠两县在两县县委、政府的领导和两县人民的倾力建设下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筑路工程。全线通车后,渠县和营山县分别进行了通车典礼。并开出了披红带彩的庆典车表示对营渠路通车的庆祝。

路通了,尽管路面情况差强人意,天晴一路灰、下雨一地泥;那个时候谁也没有听说过什么硬化的水泥路面,也不知道什么黑化的沥青油路面。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人往往见有车来就会忙不跌的远远地躲到路旁的田地里,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溅一身泥浆或者是一头一脸的灰土。但是,它开通了渠县另一条出境通道,连接起渠县西部三个区五个乡,给沿途的乡村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也给沿途乡村的物流开启了一条新通道,给渠县西部乡村的经济建设和繁荣营造了一片新环境。

这是在大环境的改变,其中,也产生了一些趣闻。这条路开通后是人来车往,一改以前的纯农村道路面貌;但入夜后,又会回归乡村静谧的境况,除了必不得以的事,一般人很少去这夜幕笼罩下的地方,所以,夜色下的营渠路只偶有夜行的车辆瞪着明幌幌的大眼睛急驰而过,余下的就是蛙鸣犬吠,真是一个特别清静冷背的所在。然而,还有人看中了这冷僻幽静的地方。谁啊,年轻人,并且是谈恋爱的年轻人。那年头,年轻人谈恋爱好像地下工作,都是悄悄地进行,城里面,单位人多嘴杂,家里拥挤不堪,没有公园之类的地方,就看中了这块伊甸园。因此,那时后溪沟的营渠路还有一个别称叫恋爱路。在浓浓的夜幕中,在明亮的月色下,有蛙鸣虫叫相伴,多好的谈情说爱的环境呀,就连偶尔路过的车辆也最多瞪着大灯看一眼就识趣地飞快离去。那个时候,治安情况非常好,就是黑灯瞎火,人迹稀少的地方像抢劫,非礼这样的恶性事件也极为罕见,这样,就留给了年轻人一片理想的自由天地。

后溪街的形成,那真是改革开放的成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后溪街就是一条默默的小溪流。后溪沟不过就是从城西不远处汇聚了山坡间沟渠里的涓涓细流而成的小溪,在渠城南大街尽头的南门大桥下汇入渠江。在营渠路建成后的若干年里,它还是一如既往的一副村姑样,清纯、淡泊。清流任鱼游,掬水即可饮。在营渠路建成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渠城老车坝靠城门一侧是县盐业专卖局和老城墙,另一侧是县农业机械修配厂,他的厂房就占在公路一则到公安局门口处(那时公安局的大门在城门内胜利街的街面),农机厂往前的公路边就是农田和城里居民的菜地。

到后来,一排各单位的仓库就递次在公路一侧修起来了。城关节一小后面、蔡家巷口的罗家花园在修建营渠路前后就拆除了,到改革开放初,在农机厂旁边就有人自己开建民居。有人开头就有人效仿,于是,在公路外侧居民楼就逐渐连起来,而从老车坝到蔡家巷口一侧则无人动作,因为这里要么是老城墙,要么是窄而高的陡坡,所以,建民居的绕过这段地方在城关一小的背后从下而上的建起了大批民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渠城的一条新街道的雏形俨然出现。这样的情况都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

但有两点还是有一题的必要,第一,就是运行了二十多年的营渠路第一次改道;伴随渠城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营渠路的通车状况越来越紧张,从老车坝开出的各种车辆通过城郊这段路的拥堵让行人和车辆都倍感不便,所以营渠路城郊段的改道必然提上议事日程。在八十年代初(大概是81或者82年),营渠路的部分改道工程在现在后溪街的转盘处开工,开工的第一件工程就是在后溪沟上架设一座公路桥。这应该是后溪沟上几百年来第二座桥。以前,流径不长的溪流上就只有一座石桥,位置在现在县医院住院部外科楼左右,是渠城往城南马鞍山必经之路。现在开建的公路桥就成了小溪上有史以来第二座桥。但是也是这座桥也开启了后溪沟上加盖的先河。公路桥完工后,路面的铺设相继很快完成,营渠路渠县起点站老车坝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史命,取而代之的也正是现在从渠江一桥到后溪沟街转盘处。


640?wx_fmt=jpeg


现在,新的营渠路进行了第二次改道,完全终结了原来与后溪沟并行的老路,在马鞍山下开始了新的行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后溪沟的居民化、商业化,人口密度日益增长,现代城市病也毫无例外地开始呈现,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城市生活汚水排放。那个时候也许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许是快速建设的城市规模来不及进行正规的城市规划,所有后溪街的一切汚水都排向可怜的后溪沟,后溪沟以前那抹小小的清流根本抵挡不了不断增长的城市汚水,只好同流合污地变成一沟臭水。另一边,城市建设又需要新的地块以供建设,这样,后溪沟填土加盖就从渠城的地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的后溪街。但清清的后溪沟还如梦似魘地常出现在我的记忆中。那小溪两岸绿茵如织的麦田菜圃,那小溪中欢快游逸的小鱼小虾,那溪边洗衣,水中戏水的儿童,虽然被鼎沸的人声淹没,被林立的高楼替代,虽然这是城市进程中的一种病痛;但怀旧也是一份抹不去的惆怅。






作者简介





刘希圣,河北省人,1949年随父定居渠县。渠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渠县集邮协会理事,喜欢文学、集邮和古玩。2006年退休,现居重庆。



渠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荣誉出品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0-9-23 09:2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如果配点老照片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