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渠县故事】第四十七期:农民诗人”董立平的文学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5 16: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2016年4月,全国首份《农民诗人》报在渠县望江小湾村出刊,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自费出版这份报纸的,是位年轻的农民,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诗人,他的名字叫董立平。

      1987年出生的董立平,因为是自费出刊,只能邮寄3斤大米给作者作为稿酬的消息轰动全国,他借势建立微信、电商平台,年销售本地特产达400万元,成为了亦文亦商的达人。但他始终放不下的,是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结。

20190807dbf7d2b3c3a74c0c9ca41ba18f61ce24.jpg


01
梦想当一名职业作家

2004年,在重庆念过一年中专后,董立平去了广东打工。在他的印象中,那个年代,他们更热衷于打工文学,写一些关于打工生活的小文章发表到当地的杂志报刊上。董立平也经常给杂志投稿诗歌。当时,在广东《侨乡文学》杂志当编辑的徐非印象中,“董立平在他们那个群体中,写作水平算不错的了。”

董立平当时就想当一名职业作家,“不用每天按时到工厂去上班”。一次变故,成就了董立平的这一“梦想”。2009年,董立平所在公司倒闭,董索性不再去找工作,宅在家里当“职业作家”。妻子陆女士回忆,当时董每天都会在网上搜罗征文启事。董立平回忆当时的状态:“除了写诗歌投给文学杂志,主要是给很多政府部门发出的征文投稿,就是宣传性的,稿费比较高”。

那一时段,董立平的名字出现在一些报刊中,笔者记住了他的名字,或多或少地关注着他。在一次评奖中,看见了他的稿件,知道了他是个农民,很有文学潜质。


02
写作出现不能养家的困境

2010年,回到老家后的董立平仍然在延续写稿挣稿酬的“职业作家”生活。但他很快发现,全靠写作赚稿费来维持生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养孩子,全家生活开支,还有买房子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2012年下半年,董立平决定转投商海,开始开网店经营各种农产品。随着网店生意的繁忙,董立平已无太多精力再去写文章,包括自己一直喜爱的诗歌。

目标认准了,就走下去。董立平在望江小湾村由于头脑灵活,经营有方,成为了电商服务站站长。他通过站点店铺售卖农民自产的黄花、腊肉、红苕粉等,曾创造年销售额400万左右,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业的辉煌。为此,渠县有关部门还邀请他去县委党校,为全县村(社区)干、电商企业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03
放不下的诗人情结

尽管自己很少有精力写诗歌,但董立平心里很明白,自己骨子里的诗人情结,并没有因为生计而放下。2013年,董立平想起自己打工生涯时流行的“打工文学”,如今回到农村,是否能让关注农村的诗歌像当年“打工文学”那样流行?董立平说,这个想法并非是自己头脑发热。“现在很多回农村创业的青年都有文化,一样有诗歌情结,为什么不能把这个圈子建立起来呢?”“董立平加了多个诗友QQ群、微信群,于是他在群里发出了为《农民诗人》征稿的召集令:题材定位农民(农民工)、农村、农业范围,不求有多高端大气,只要贴近农民,能生动地反映出我国农民农村的面貌状况即可。

“《农民诗人》没有刊号,只是用作诗歌爱好者内部交流。”董立平解释说,投稿者不一定是农村青年,学生、城市务工者、知名人士均可投稿,但题材必须是关注农村的。“现在这个社会写诗歌的人比看诗歌的人还要多,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写诗歌。”董立平说。


04
收到一万多首诗歌

让董立平没想到的是,“征集令”很快得到火爆响应,到2015年8月份,共收到1万多首来自全国各地投稿的诗歌。

董立平从这些稿件中筛选出1000首,然后交由《侨乡文学》杂志前编辑徐非把关,再从中筛选出100首。随后,董立平自费在网上找人排版,然后联系印刷厂。2016年4月底,2000份首期《农民诗人》印刷出刊,共8个版,因为版面原因,最终刊登了90首诗歌,作者来自四川、重庆、甘肃等多个省份。90首诗歌里面,没有一首是董立平自己的作品。

“我办这份诗刊,不是为了我自己出名,我是想让更多人都来关注农村诗人。”董立平说,因为《农民诗人》是自费出刊,因此投稿者没有稿费,不过,他会邮寄三份报纸以及自家产的3斤大米给作者作为稿酬。


05
《农民诗人》是对文学的坚守

董立平拿到《农民诗人》报纸后,第一时间寄了一份给四川省河北商会办公室主任、省作家协会会员的徐非。徐非告诉记者:“董立平的行为很让人感动。他当初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跟我说了,但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我还以为计划夭折了。”

“他说要给我寄大米,我很感动,其实只要寄一份样刊就好了,诗刊能面世,这是他对文学的一种坚守。”首期《农民诗人》中《村道》的作者广安市诗人夏新初告诉记者。诗歌《红叶三峡》的作者、来自云南的汤云明同样接到了董立平的通知,“三斤大米也是我的写作生涯里收到的最特别一份稿酬。即使他不寄大米,我们也会支持他的。”

董立平算了算,印刷费加上大米以及快递费,首期《农民诗人》的花费总共大概在1万元左右。下一期《农民诗人》会何时出刊,董立平说这要看自己是否有经济能力、有精力来继续做这件事。

鉴于董立平的文学情结,渠县文艺界给与了关注。渠县宣传部原部长、时任渠县诗歌协会会长的寇森林先生,不顾年逾九旬,直接联系董立平,解决董的部分困难。诗歌协会会刊《宕渠诗丛》辟出专栏,专门推发《农民诗人》作品。这些作品,不少是中国诗歌界中坚诗人赐稿,水平较高。同时,渠县将《农民诗人》作为“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一块闪亮品牌,向全国推介,以实现董立平办报的愿望。(木木)

来源:达州新报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生活在渠县 爱上渠县网
发表于 2019-9-15 20:1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21:2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21:4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04:5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05:5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06: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14:3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了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23:4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这条路不好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9 06:3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