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这位90后乡长,这样为彝乡绘就文明新画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10月29日至30日,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省延安市举行。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永红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立克拢拢作为县乡村基层党组织代表参加此次大会。

这位“90后”的乡长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又是如何让文明乡风在偏远乡村落地生根的?

从城市回归乡村,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立克拢拢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马边人。2015年,他做了一个在旁人看来有些“傻”的决定——放弃在成都的发展机会,毅然回到当时还是贫困村的家乡民主镇雪峰村创业。那时的雪峰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面对这样的困境,立克拢拢没有退缩,他带领村民们发展牛羊养殖、茶叶种植,硬是把村集体经济从“0”做到了280万元,带动115户贫困户成功脱贫。2023年7月,立克拢拢把自己61.3万元的肉牛养殖场无偿捐赠给了村集体。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乡村走出“文明路”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精神文明的提升。”这是立克拢拢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产业兴旺只是第一步,只有同步培育文明乡风,乡村振兴才有持久的力量。在雪峰村他牵头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明确19条新规整治公共卫生差、铺张浪费等问题。

去年4月,立克拢拢调任永红乡,永红乡距离马边县城50多公里,是马边最偏远的乡镇。环境变了,岗位变了,但他对文明乡风建设的执着始终未变。在永红乡,立克拢拢通过“典型引领、文体融合、节庆聚力”三大路径,探索出了一套村风文明建设的新方法,让乡村治理既有抓手,又有温度。

“红马甲”与“银发力量”共绘文明风景

在立克拢拢的组织下,永红乡组建了青年志愿服务队。这些身着“红马甲”的年轻人,活跃在环境整治、扶老助残、政策宣传的第一线,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与此同时,他还充分挖掘“五老”人员的潜力,邀请他们担任乡风监督员、矛盾调解员。这些长者用乡音土话解读政策,用威望经验化解纠纷,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独特的“银发力量”。

文体活动带来多重效应

结合彝族特有的节庆以及彝乡群众的爱好,永红乡今年举办了首届“福马杯”男子篮球赛。在赛事期间,同步植入戏曲进乡村展演、农特产品展销等环节,实现“体育赛事+文化传播+经济增收”的三重效应。此外,围绕彝历新年重要节点,设计了“文艺汇演+长桌宴+篝火晚会”的活动组合,突出彝族歌舞、民族服饰等非遗元素,推出彝家腊肉、鲜味羊汤等特色美食,让民族文化极具观赏性和体验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了凝聚人心、助力振兴的桥梁。

“红黑榜”成最受关注的“乡村新闻”

在监督方式上,立克拢拢也别出心裁。他以“红黑榜”为载体,在各村微信群定期发布,通过“表彰先进、曝光陋习”,让这个特殊的榜单成为了村民最关注的“乡村新闻”。“红榜树标杆、黑榜促整改”这种直观的舆论监督作用,有效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遏制陈规陋习,推动文明守信、爱护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从雪峰村到永红乡,立克拢拢用青春和实干,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文明的新画卷。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乡村文明之花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