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智联“一张网” 医疗零距离:南充仪陇以科技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近年来,南充市仪陇县大力实施智慧医疗项目,借助信息化手段赋能医疗机构智慧化建设,构建起互联互通“一张网”、调度监督“一张屏”、医疗服务“一体化”、健康管理“一个号”的数据网络体系。同时,引入DeepSeek智能诊疗系统,为患者生成全景“健康画像”,助力医生精准诊疗。

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仪陇县正全力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千家万户,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仪陇县医学影像中心内,医生们正在远程诊断。

研发双向转诊APP 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

4月15日,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系统培训会在仪陇召开。来自全省的各县(市、区)医院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共150余人参加培训会。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仪陇县自主研发了总医院双向转诊APP,有效解决了就医过程中患者“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明显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中间流程,减轻就医负担。“双向转诊是紧密型医共体的重要运行机制和组成部分。”培训会上,仪陇县总医院党委书记张勇介绍,双向转诊系统具备信息共享全口径、转诊标准清晰、资源分配自动化、统计分析信息化、就医状态可视化五大特点。

据介绍,该县当前正处于传统医疗诊疗体系向分级诊疗体系转型期。传统医疗诊疗体系中,县级医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但未考虑疾病轻重程度,资源利用充分甚至紧张;中心卫生院,包括住院、门诊和急诊护理均未得到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则利用不足。而分级诊疗则可以通过“将简单病例向下转,将复杂病例向上转”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级医疗资源,实现县级医院专注于疑难重症、重大手术、指导培训;中心卫生院(次中心)除乡镇卫生院功能外,更专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住院治疗;乡镇卫生院则专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急诊急救,充当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双向转诊APP的打造,正是为分级诊疗体系量身打造的“利器”。该县为每个中心卫生院及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分级建立了基本病种目录、转诊病种目录,医疗机构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诊疗,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向上或向下转诊,随后通过双向转诊APP实现一键转诊,实现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顺畅衔接。

“对非急诊患者,经过逐级审核后上转至次中心或相关院区;对急诊患者,则由医师提交后经转诊中心直接转诊至就近能救治的分院或院区。”张勇介绍,该系统还支持病历共享、远程会诊等功能,确保患者转诊过程高效、精准,通过规范化流程和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患者辗转就医的负担。

据介绍,截至目前,通过双向转诊APP,该县各医疗机构已完成上转1679人次、下转970人次。

引入DeepSeek 形成“一人一档”全景“健康画像”

近日,南充市基层医疗机构首个DeepSeek智能诊疗系统在仪陇县义路镇卫生院落地。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有限、人才短缺等问题,着眼于推进医防融合,仪陇县依托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基层医疗机构量身开出了一系列“处方”。目前,该县39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已有38家使用DeepSeek智能诊疗系统。

“传统的慢性病管理中,医疗机构的数据难以共享,患者的全程管理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但DeepSeek在基层系统新版门诊医生站和健康档案云平台上线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4月17日,义路镇卫生院一位工作30多年的老医生感慨道。

据介绍,DeepSeek智能引擎可整合全省范围内的病案、体检、公共卫生档案及随访健康数据,实现患者就诊记录、体检数据、用药信息、生活方式等数据的动态归集与分析,自动生成直观的健康图谱,形成“一人一档”全景健康画像,可帮助医生迅速把握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及潜在风险,为精准干预提供数据支撑。

“医生给我看了健康管理计划,为我评估了糖尿病发病风险,并给出了降低血糖的具体措施,让我对健康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一位病人接受治疗后感叹。

“DeepSeek依托健康大数据,通过健康教育和风险预警,可有效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其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仪陇县卫健局党组成员何涟说。

此外,该县还积极探索创新,搭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干预慢病管理云服务平台,打造医防融合新模式,并在今年1月份上线慢病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仪陇县总医院,复兴、金城社区、新政二社区等地的三家分院及村卫生院投入使用。下一步,该县将深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构建智能慢病管理模式,推动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逐步落实慢病档案动态管理及健康干预精准化,全面构建全周期智能诊疗管理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服务体验。

“互联网+医疗健康” 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家门口

近年来,仪陇县启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计划,县乡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彩超五大中心,实现了全县“一张网”、数据“一张屏”、就诊“一张卡”,有效串联信息“孤岛”,打破信息“壁垒”,群众就医体验感不断攀升。

4月18日,在仪陇县医学影像中心,10余名医生坐在电脑前对来自各级医疗机构上传的影像进行分析诊断。“日诊断量约150例,诊断结果在全县的医疗机构通用。”该中心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中心远程诊断中心完成诊断4万余例,实现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

以往,患者想得到县级专家的诊断,需前往县城就诊。如今,借助远程诊疗系统,患者在当地完成检查,检查数据实时传输至县级医院,专家给出专业诊断和治疗方案,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和时间。

早在2020年,仪陇县卫健局就启动了“互联网+医疗健康”计划,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的信息基础,率先建成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年远程诊疗3万余人次。

“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服务,间接减少了群众就医支出,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我们与县总医院达成合作,开通了远程影像、远程心电业务,从检查到报告出具,一般在10分钟左右,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和诊治高效率。”仪陇县立山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林江水说,目前,该院配备了螺旋CT机、骨密度仪、彩超、经颅多普勒等仪器,为群众看病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此外,远程诊疗也为医疗急救提供了坚实保障。“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与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联系最为紧密,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抢救、转运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病例赢得了时间。”仪陇县总医院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负责人说。目前,全县39家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数字化心电图仪,通过远程平台传送至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实时出具报告,给予指导意见,不仅缩短了就医距离,还争取了急救时间。

“自远程诊疗中心运行以来,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准确率大幅提升,不仅缓解了县级医院的就诊压力,也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何涟表示,远程诊疗中心的建设是提升全县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远程诊疗五大中心功能,拓展服务范围,让远程诊疗成为守护全县百姓健康的有力武器,为建设健康仪陇奠定坚实基础。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