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国际古迹遗址日 开启“守护三星堆-金沙遗址”主题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仲春四月,当和煦的春风吹过鸭子湖畔,炙热的阳光洒落在这片蕴藏古蜀文明璀璨珍宝的土地上,一座寓意“古蜀之眼”的三星堆博物馆矗立无言,却朝向遗址方向“深深凝望”,似在诉说这片土地厚重悠久的历史。

4月18日,第42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到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三星堆与金沙犹如古蜀文明璀璨星图中的“双子星”,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无法忽视的重要遗产。当天上午,2025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四川主场活动暨“守护三星堆—金沙遗址”主题活动在三星堆博物馆启幕。

活动现场,专家学者登台围绕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进行了分享,发布了“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守护三星堆—金沙遗址微公益行动倡议书”。据介绍,系列配套活动于4月18日至29日同步开展,涵盖四大板块,以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提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活动现场

文化遗产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减轻灾害损失最根本的措施在于‘防’”

每年夏始春余、叶嫩花初的时候,就迎来了文博界的大节日——4月18日的国际古迹遗址日。据介绍,今年的主题为“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60年行动启示”。活动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所长、工程师张兵峰 ,针对这一主题,以《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对策》为题目带来了分享,谈到了当下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灾害背景,以及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对策。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所长、工程师张兵峰带来主题分享

“文化遗产面临的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人为事故、耦合灾害。”张兵峰在分享中说道。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不可移动文物中涵盖的类别很多,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针对不同的文物类型,所采取的防灾减灾方式是不一样的。“减轻灾害损失最根本的措施在于‘防’……要以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

其中,张兵峰特别提到了三星堆—金沙遗址,在他看来,目前这两处遗址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土遗址的保护。“南方地区土遗址的病害跟北方不一样,北方土遗址保护的加固材料、工艺都相对成熟,但南方的土遗址受雨水的影响更大。”张兵峰解释道,雨水的冲刷,不仅会对遗址的城墙、祭祀坑造成破坏,也更易产生一些植物、微生物。“可能下一步我们重点的工作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减少雨水对遗址的影响。”

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等正式发布

“青铜大立人张开双臂,太阳神鸟振翅欲飞,等待着您的守护传承。加入我们吧,朋友!让古蜀文明之光代代闪耀,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在春季的鸭子河畔,三星堆博物馆上空传来了清晰有力的召唤声。

“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发布

现场,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郑漫丽登台,发布了“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向所有人发出“守护古蜀:与千年文明的跨时空邀约”。据介绍,本次计划面向全球,招募“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人”参与到三星堆—金沙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中来,一起为建设三星堆—金沙遗址添砖加瓦。

不止于此,“三星堆—金沙遗址微公益行动倡议书”也在活动中发布,来自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遗址区居民、三星堆博物馆文保员和金沙小学等代表现场发出倡议,号召全民参与遗址守护行动。

“三星堆—金沙遗址微公益行动倡议书”发布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吸引公众关注遗址保护,能吸纳科研、教育、宣传等各个领域的人士参与到遗址保护的各个方面,提高公众的遗址保护意识,促进保护意识的传播。”作为现场的倡议者之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她表示,守护者参与文物保护活动中,他们从之前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增强了他们对遗址的情感连接,提升了他们“主人翁”的自豪感。“在公众参与路径方面,我们会计划开展文物保护基础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者可以参与遗址的日常巡查工作等。”

“三星堆遗址正在推进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程。同时需要我们对遗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让遗址区的居民,特别是相关利益者能够共享我们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同为现场发起倡议者之一,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朱亚蓉认为,“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不止是文化方面。让遗址区居民参与到遗产的保护巡查中来,共同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发展三星堆文博事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遗址的居民,也是共享遗产保护成果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通过主题日的系列活动,唤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了解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风险,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从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朱亚蓉如是说。

图据三星堆博物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