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宕渠大地处处姹紫嫣红,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2.37万亩油菜花海让人震撼,桃李争艳的山丘小岗,桃李树下套种油菜,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花中世界”。
近年来,渠县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业态、深化产业链等方式,大做农旅融合文章,不仅激活了农村潜在的资源,刺激了村集体经济的延伸拓展,更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道路。今年,以油菜花、桃花花期为契机,渠县策划了系列活动,农旅融合之下,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个个笑开颜。
中滩镇花园村:花田观景 游人如织
从渠县城南车行8公里,便来到中滩镇花园村。一条小河蜿蜒曲折,路随河转,两旁的浅丘上,尽是金色的油菜花。该村有3600余亩耕地,1000余亩水田尚在农民手中,正准备种水稻,其余的坡地都种上了油菜,油菜收获后接着种玉米和大豆。
村党支部书记郭小松介绍说,因交通和区位优势,许多年前村里的坡地大部分都流转出去了,最初种的是柠檬,也有过几年好收成,但2020年一场黄霉病几乎让全村的柠檬产业全军覆灭。此后,村里改种粮油,于是便有了每年春季2000余亩连片油菜花景观。
“前些年,也有游客自发前来观景。”郭小松说。今年,在镇村两级主动策划引导下,乡村旅游的项目就搞起来了。“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搭台,招引商家并吸引村民广泛参与,以及一些民间义演,如旗袍、汉服等表演活动引流,村集体、商家和村民都挣了钱。”郭小松说。
据统计,前来花园村看油菜花的人单日曾达2000人以上,周末来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周内最少的一天也有几百人,村上组织了20多名党员担任义务交通疏导员安排临时道旁停车。人们花田观景、观看表演,参与花田追兔、花田抓鱼等活动,累了便体验花田茶饮、花田火锅。
村民在村里统一规划的农副产品销售点卖东西,脱贫户杨涛卖的是甘蔗、鸡蛋和苕粉,高峰期日营业额达4000多元。村民叶华祥利用自家院坝卖茶和小百货,每个周末都能卖上1000元,预计整个油菜花期可卖上万元。
“我们跟商家合作,他们摆柴火鸡、坝坝宴、小火锅,以及其他一些游乐项目,我们收取一定的场地费、清洁费和管理费,预计整个油菜花期可收入五六万元。”郭小松说,加上村集体种植的300亩油菜和玉米、大豆,今年村集体收入可突破20万元。
有庆镇太阳村:美食美酒 自在花中
有庆镇太阳村,位于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这里地势平坦,田块方正,为典型的优质水稻和油菜两季轮作区域。进入太阳村,在初春的暖阳普照下,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流光溢彩,芳香四溢。油菜花簇拥的田园大舞台上,游客自发上台表演各种精彩节目。
“我们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油菜花节和稻花啤酒节,今年油菜花节开幕当天,来观花游玩的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有庆镇党委副书记王家海说。太阳村共种植油菜2300亩,而有庆镇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亩。
太阳村乡村旅游资源除了连片的油菜花外,还有农业科技大棚和农业科普中心,有庆镇与达州市和渠县两级党校深度合作打造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和共同富裕示范带。
通过三届油菜花节,太阳村人充分感受到乡村旅游在助农增收和致富上的强劲动力。“刚开始村民参与度并不高,第一届村集体搞坝坝宴就挣了8万多元,村民看了也纷纷参与进来。”王家海说。
村民开办农家乐的有四五家,渠县书涵种植家庭农场主韩明建,不仅流转了700亩地种植油菜,还租赁了闲置房屋开农家乐,油菜花节开幕当天,他一共办了100余桌,营业额达五六万元,预计整个花期,将接待游客300桌以上,纯利润至少5万元。
在田园大舞台周围,是村里规划的村民农副产品销售及小吃摊点区,平时无人问津的鸡鸭蛋成了抢手货。王家海说:“周末人多的时候,随便一个摊点一天营业额都在3000元以上。预计整个花期,太阳村游客接待量将突破15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将达1000万元。”
新市镇五通村、三拱村:桃李树下 花果飘香
见过油菜花,也见过桃花、李花成片地开,但在满山遍野的桃花、李花之下,油菜花与之争奇斗艳的景象,怕是很少见的。步入新市镇五通村、三拱村,就可看到这样难得的风景。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在这里举办,6万余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在花海奇观里。
从2014年起,相邻的两村逐渐发展起5800余亩水果基地,其中蜂糖李和桃子共3500亩,柑橘2300余亩。从2015年起,这里便举行桃花节,现已举办10届。据新市镇镇长舒毅介绍,今年节庆期间,该基地游客预计将达到5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1000万元。
桃李树下套种油菜,是基地业主方想出来的金点子。虽然这里的桃李都已进入盛产期,但单纯的桃花、李花未免跟其他地方雷同,在下面撒点油菜,一是为了控草,但主要还是为了在景观打造上创新。待油菜花花期一过,便翻耕作肥料,少量长得好的就送给农民收。
独特的景观刺激了乡村旅游经济,两村共兴起30多家农家乐。仅桃花节开幕当日,每个农家乐营业额平均在1.5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创收300余万元。五通村村民朱宏利用自家房屋和一个会厨艺的亲戚合伙,节庆期间预计两人将各赚取3万余元。
基地业主方利用公司外面的广场,给村民免费开坝坝宴。这是近几年当地涌现的新生业态,村民用三轮车从家中运来桌凳、炉灶、蒸笼及锅碗餐具,只需向业主方交点水电费就可营业。一桌坝坝宴20余道菜才三四百元,游客们大快朵颐后都喊值得。
另外,基地业主方还规划了70余个摊位,免费供村民出售农副产品或小吃。除了卖点鸡蛋鸭蛋,还可自带锅煮点腊排骨、香肠或玉米,一根香肠卖20元,一根玉米卖5元,一个摊点一天很轻松就能卖上千元。仅这一项,节庆期间又可为当地村民增收上百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