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四川最大的高铁站——天府站钢结构施工全面完成,为车站的按期投用奠定了基础。
总台记者 蒋林:就在16日早上,随着最后一片钢桁架吊装到位,天府站的钢结构工程全部完工,接下来将进入顶面安装与站内建设阶段,一座现代化的中国高铁站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俯瞰天府站 钢筋铁骨筑通途

虽然现在的天府站还没有外立面,但是它的钢结构已经全部完工,也就意味着这座车站的钢筋铁骨已经全部完成,按咱们中国人的审美,“骨相”如此壮观,未来的天府站肯定也不差。
天府站,是四川省目前第一个将高铁站和周边城市建设一体化设计的TOD项目,总建筑面积将会超过62万平方米,车站本体将会超12万平方米,建成之后的天府站将设有12个站台,高峰时段可同时停靠大概22趟高铁列车。车站分为地上3层,地下2层。
空间开敞阳光洒 摇摆柱保障安全

天府站设有超10层楼高的挑高空间,这样的设计可以在高峰时段人流比较密集的时候,缓解大家的心情。不过,如此巨大的挑高结构对安全性与承重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中国建设者给出了创新方案——“摇摆柱”。如果遭遇极端天气或地震,摇摆柱可使顶面适度摆动,大幅提升建筑的抗灾能力。这样的设计方法也是中国建设者的发明专利。
凤凰展翅新天府 绿电减排更低碳

另一个天府站设计的巧思——效果图。天府站以“筑巢引凤”为设计理念,就像是凤凰的两扇翅膀。在这当中有不同的颜色和材质,在中间以及南北纵向都有透光的膜结构,增加室内的自然采光,来让它能够更加的低碳环保。

与此同时,在大面积的顶面当中,主要的色彩是灰色和黑色,用黑色的部分雕刻出像羽毛状的细节,其实它除了有美观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黑色的部分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光伏面板,未来在天府站的顶面上将会总共安装7380片的光伏面板,占到了屋面总面积的27%。在正常的状态当中,一年它的总发电量就可以达到340万度。作为一个使用绿电的公共设施,一年可以实现降碳减排2000吨。

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去对待地球,当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的时候,也是我们面对世界变化的一份信心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