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从种植到加工,“内江天冬”如何实现全链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5 1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暮春时节,在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红岩村,连片的黑色地膜下,嫩绿的天冬幼苗正舒展新叶;隔壁青台村的天冬初加工厂,正将天冬制作成饮片、蜜饯、天冬酒;相距20公里远的椑木镇庙儿坡村,一条条新建的产业道路沿山盘旋、纵横交错,道路两侧长势良好的天冬生机盎然……

随着2024年天冬被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管理,从种植扩面到发展全产业链,东兴区正以天冬产业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绿色发展的生动篇章。

奏响春季天冬管护“进行曲”

4月春意浓,东兴区数万亩天冬种植基地一片绿意盎然,天冬长势喜人。连日来,东兴区各地抢抓农时,积极组织农户开展中药材天冬春季管护工作,为今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郭北镇红岩村,一垄垄覆着地膜的天冬映入眼帘,一大早,郭北镇红岩村党支部书记甘明芳就带领着村民们为今年新栽种的天冬幼苗浇水。“我们村集体经济流转了67亩土地种植天冬,去年栽了10多万株,今年4月初又补种了4万多株。”

图片

图片

在杨家镇观音井村,数名村民正忙碌的进行着除草、松土等一系列管护工作,分工明确,井然有序。“除草后进行施肥和灌溉,还要套种玉米。”观音井村党支部书记周伟向记者介绍,去年一年间,天冬基地间种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村集体增加了10万余元的收入,等到天冬收获时,将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收益。

图片

图片

“杂草要除掉,否则它就会不断地吸收营养,影响天冬的长势,把药材管护好了,产量才能高。”近段时间,椑木镇庙儿坡村第一书记严万隆经常与种植业主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天冬生长情况,及时解决春季管护中遇到的问题。

天冬种植基地里,藤蔓绿意盎然,内江李红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红带领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开展田间杂草清除、翻耕土地。“春节后到5月前,正是种植天冬种苗的黄金季节。眼下我要精心做好天冬的种养和管护,下一步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李红说。

天冬全产业链发展迅速

在郭北镇青台村共享加工厂里,天冬产品生产线正将天冬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清洗去皮后的鲜天冬经低温烘制、古法蜜渍等十几道工序,最终成为晶莹剔透的天冬蜜饯。

万达广场的甜城天冬旗舰店内,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心仪的产品。“这个天冬酒,感觉味道很不错。”市民李先生对天冬产品很感兴趣,店内陈列的天冬膏、天冬酒、天冬饮片,以及涵盖水、乳液、精华液、面霜等12类产品的新系列天冬护肤品,让他感觉目不暇接。

图片

“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改良品种等手段提质增效,并依据产业特性与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加工链条,致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东兴区在扩大全区天冬种植面积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天冬产业全链条发展:在田家镇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区经合局正与多家中医药精深加工企业洽谈合作,助力天冬产品扩大生产;在郭北镇青台村天冬加工厂,去年共初加工处理10余吨天冬,今年正商谈新的加工合作。

过去几年,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积极与科研单位和中医药企业对接,采取“科研团队+公司”模式开展以内江天冬为主要原料的功能性食品、食品、化妆品、医养产品、旅游产品等大健康产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推进“内江天冬”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推广。当前,以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诸多企业,成功研发了天冬洗护、日化、果酒、酱酒、饮料等大健康产品40余种,成功转化天冬粉、天冬面膜等众多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依托天草润东旗下的两个天冬品牌形象旗舰馆,以及部分超市、线上小程序等,天冬产品迅速走向市场,并获得认可。几年来,产品销量不断攀升,去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还将针对天冬的食用价值,开发天冬黑芝麻丸、天冬饼干、天冬袋泡茶等药食同源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随着天冬全产业链发展迅速,老百姓种植天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椑木镇庙儿坡村,种植户李红决定新开垦200亩荒地扩种天冬。“加上原有的200多亩天冬,我的天冬种植面积超过400多亩,3年后收获,产值将超过1000万元。”

如今,天冬这一“小药材”已成为农民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庙儿坡村之前荒山多,撂荒地也多,我们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农户开垦荒地、耕种撂荒地、租种土地,扩大天冬生产规模。”椑木镇庙儿坡村第一书记严万隆告诉记者,“现在,庙儿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把荒山变成了良田,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人的同时也鼓起了腰包。”

同时,该村天冬种植户都与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和回收合作协议,公司向合作种植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同时以不低于市场价的收购价回收,种植户在公司兜底的同时能够得到政府补助。目前,全村10个组已连片种植天冬1200余亩,形成规模化种植的喜人局面。随着天冬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庙儿坡村将围绕打造粮药主导产业思路,推行“玉米+天冬”“大豆+天冬”“高粱+天冬”等粮药套种间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天冬产业经济效益。

图片

图片

中药材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庙儿坡村天冬种植基地建设,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务工机会。村民们通过流转土地和务工,实现“双收入”,有效解决了“增收难”问题。

近年来,东兴区持续发展以天冬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建设天冬生态种植基地50余个,已建成天冬产地初加工基地4座,正加快建设田家镇成渝双圈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食品和中医药大健康精深加工园)。天冬种植基地综合利用撂荒地1万余亩,吸纳本地脱贫群众等6000余人就近务工。同时,借助国家、省、市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东风,深度挖掘道地药材资源,大力发展天冬产业。天冬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川冬1号”新品种诞生,一系列产业成果让人瞩目。

图片

图片

2025 年,东兴区继续锚定打造百亿天冬产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行,在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发力,持续推动天冬产业迈向新高度。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聚焦 “一产”,集中发展天冬种植8000亩,加快现有4座天冬初加工厂调试运营,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改良品种等手段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精研“二产”,重点发展以天冬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构建天冬系列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天冬产品本地化生产。依据产业特性与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加工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争引进天冬精深加工项目2个,目前已与东宸科技、伊百盛等企业就天冬产品研发和生产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在品牌推广层面,积极拓宽宣传路径,提升天冬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发展动力方面,强化科技赋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图片

图片

迈向新的节点,东兴区将紧抓国家振兴中医药和四川建设中医药强省契机,大力发展以道地药材内江天冬为主导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天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重点、药食同源品种为特色、中药商贸康养为延伸”的现代中医药大健康特色产业体系,不断为东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

图片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