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天府春耕新图景:复合种养解锁“一田双收”生态致富密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5 1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descript

当春风轻拂巴山蜀水,四川各地踏入了一年里最为关键的春耕时段。生态模式多点开花、创新技术纷纷落地,田野中,处处彰显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让亩亩田孕育出更多的希望。

在自贡荣县乐德镇天宫庙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农户们忙着进行各项农事操作,虽然今年的鲜食玉米和大豆播种工作才刚刚基本完成,但大家已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精心筹备。据了解,荣县乐德镇持续推广粮经复合发展模式,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而来的一季双收模式,对于稳定玉米产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意义重大。

aab391957f01ff0e6afcae892589424

自贡荣县乐德镇天宫庙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

荣县农技站副站长熊文波介绍,这种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的优势,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实现优势互补,让农户实现一地“双收”。它不仅提升了农田产量和经济效益,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乐德镇已发展1000余亩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粮食稳产高产、节本增效提供助力,稳步推动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在达州市达川区省三星级现代粮油园区,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微风轻拂,遍地金黄的油菜花海泛起层层涟漪。高标准农田已然建成,呈现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规整景象。

d0afe029d199cf733b27b648afacc7d

达州市春耕现场

在种植技术方面,当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广稻麦、稻油轮作,油菜田套作马铃薯等粮经复合发展模式,不断扩大小春种植面积,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现承包土地800余亩,主要采用稻—油、稻—麦种植模式。今年春耕,农场开展中稻—再生稻百亩吨粮田高产攻关,目标是实现最高亩产(中稻+再生稻)达1100公斤。”当地工作人员介绍道。

除了粮食轮作,春耕还有哪些新模式?德阳什邡稻渔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在生态农业领域成果显著。据当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什邡市率先在安全利用类耕地上示范推广新型稻渔种养模式,此模式为全国首创、全省唯一。

d3bcbe35b5cb7d2fb0ccb9367a2a121

德阳什邡稻渔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

何为新型稻渔种养模式?记者走进园区,就被镶嵌在田间的池塘吸引住了目光。据当地一家水产养殖公司管理人员介绍:“与传统稻渔种养技术不同,什邡市新型稻渔种养循环技术是在田间建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圆形池子,养鱼的水在50亩的稻田中循环利用。这样的模式既减少了污染,增加了土壤肥力,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将目光转移至广元,在广元剑阁县剑门关土鸡现代农业园区,绿树成荫,土鸡漫山遍野。剑门关土鸡散养在元宝枫树下,它们吃草啄虫,饮用山泉水,还住着可移动的“别墅”。剑阁县畜禽产业事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构建了以林养鸡、以鸡抚林、鸡林共生、互为依存的林下原生态绿色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a487402820c9adc1d8a8799ba4c1b86

广元剑阁县剑门关土鸡现代农业园区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剑阁县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建立生态型“种、养、饲、加”一体化模式,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各主体互利共生,构建起高效稳定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走出一条绿色“致富路”。

从自贡荣县的大豆玉米一季双收,到达州达川的稻油轮作;从德阳什邡稻渔种养循环,到广元剑阁的以林养鸡。生态春耕的创新模式在巴蜀沃土里不断涌现。当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生态理念在田垄间深度“交融”,大食物观在巴蜀大地得到了生动践行。从田间到山林,从水域到牧场,四川各地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潜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正在构建。

(图源:自贡市农业农村局、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剑阁县农业农村局)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