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18: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珠宝贵金属首饰的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应防范消费陷阱,保障个人权益。

首先,珠宝贵金属首饰的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质量标准常识。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的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和《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5-3-15 21:0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检测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21:2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6 09:2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有事消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6 09:3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检测报告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6 11:0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防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