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指挥车保障可视化指挥调度与远程会商研判,照明车为救援抢险及临时大型集会提供照明及广播保障,宿营车和炊事车为救援提供后勤保障……四川省近年来聚焦破解传统救援中通信盲区、保障瓶颈、协同障碍等难题,推进省级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移动指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简称省级移动指挥项目),将13台装备类车辆作为“方舱舰队”,形成整装遂行、快速研判、合成作战的移动指挥能力,解决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中核心灾区“三断”情况下救援力量突不进去、信息传不出来的困境。
多级扩展厢式通信指挥车展开后侧面图
“指挥车展开后,长约20米、宽约10米,最多可容纳70人办公。”四川省应急救援总队综合救援部指挥员宋砚丁5月6日向记者演示时介绍,“指挥车通过遥控一键展开,耗时仅需10分钟左右。”
作为“方舱舰队”中的智慧中枢,这辆多级扩展厢式通信指挥车配备了高通量卫星通信、LTE专网无线通道、4G公网通信、超短波通信及地空通信系统,有效保障不同场景下应急通信需求。其专网卫星通信可在现场公网中断时,实时联通国家、省、市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及救援前线,保障可视化指挥调度与远程会商研判。除此之外,该车辆还集成音视频处理系统、保障系统、地震灾情移动处理系统,能实现智慧决策、现场组网、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
汛期夜间灾害救援演练通信系统调试
“方舱舰队”中的其他成员也各具专长,记者注意到一辆照明车。“这辆照明车的伸缩臂系统展开后可达10米,有12个灯具,每个灯具功率1千瓦,同时,还配有喊话系统,可为救援抢险及临时大型集会提供照明及广播保障。”宋砚丁介绍。
汛期夜间灾害救援演练炊事车内景
此外,现场还停放了高机动性的小型卫星通信指挥车。它凭借出色的越野能力,可迅速抵近损毁的道路,第一时间获取并回传灾情影像,为精准研判提供“千里眼”。条件完备的宿营车、能快速制备热食的炊事车、提供500千瓦发电功率支撑的配电车以及保障各工作组信息处理需求的移动办公车等,共同组成“方舱舰队”。“住在宿营车里,生活条件比住帐篷好了很多,我们的体能恢复得更快。”参训队员提起“方舱舰队”的后勤保障连连肯定。
分则各显神通,合则聚力致胜。在实地探访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方舱舰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移动办公车内景
“移动办公车与指挥车协同工作时,可作为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信息采集、汇聚和处理的枢纽,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信息保障。”宋砚丁说,多车组编队化作灵动末梢,构建起覆盖指挥、通信、侦察、照明、生活、电力等多维度的综合保障体系,实现指挥、通信、保障等要素的紧密联动、同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