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超赞!渠县三汇彩亭上CCTV-17农业农村频道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2 16: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小伙伴们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2月21日晚上8时30分

渠县三汇彩亭又上央视新闻了

大家快来一起围观吧


640?wx_fmt=png


三汇彩亭


渠县三汇彩亭会的形成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清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每年农历3月16日—18日都要举办彩亭会,成为川东北一带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节日。


640?wx_fmt=png

(万绍荣/摄)

彩亭是彩亭会最突出的文化艺术表演形式,在约4平米的平台上,竖立一根铁杆为主支架,支架上纵横交错 3--5层,高8--10米,从文学、科技、社会、生活中提炼进步的故事情节,由小孩按故事情节服饰上架表演。平台由8-12个壮年男人分两班[每班 4--6人]换抬,旁边二人持长戈开路护亭,彩亭亦步亦趋,游街窜巷,前行中亭子颤颤悠悠,既表现了高、雅、惊、险、奇、特、美、妙的艺术特色,又表现了崇尚科学,乐观向上,憧憬幸福的川民夙愿。


640?wx_fmt=png

(万绍荣/摄)


作为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彩亭艺术,历代人民群众对彩亭如痴如醉、喜爱有加。清代抬阁盛行,《双玉燕传》弹词描绘道“二十四架台阁接得长,喧天锣鼓奏笙篁,扮的全本《和番记》,尽是儿童妆扮貌轩昂。”姚思勤《迎春》词亦道:“今年台阁盛,夹道万人看。”而三汇彩亭会同样受到人们广泛喜爱。民国《渠县志·礼俗志》对彩亭会盛况作了这样描述:“每岁三月十七、八日,高缀彩亭,四人舁之,抬摇过市……男女游观,填街塞巷,邻封士女不远数百里争赴盛会,殆有举国者狂之概。”1982年,恢复彩亭会,本地居民,邻近县市数万群众汇集三汇古镇,一时间大街小巷,亭台楼阁,人满为患,令当地政府领导因安全问题而寝食不安。作为彩亭会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彩亭多次赴省、市、县演出,三汇彩亭所到之处,吸引数万观众沿街驻足观看,无不为之惊叹。


640?wx_fmt=png

(万绍荣/摄)


三汇彩亭会历史悠久,在全国属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工艺精湛,颇富特色,数百年来以自己独特的工艺,“高”、“惊”、“险”、“奇”、“巧”的献彩展演享誉省内外,是川东地区民间艺术瑰宝。




视频来源:央视网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1-2-22 16: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意大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17:4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18:3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点赞尽情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05:5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06: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1:5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5:0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发扬中华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