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获悉,为深入践行四川省水利厅党组提出的新时代实现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的“3226”工作思路,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推出四川水利“3226”工作思路进课堂系列公开课,探索出课堂教学与四川水利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能提前把预警预报发出去,我们就可以帮助老百姓及时转移,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科学、准确的洪水预警预报和重点控制性水工程调度技术支持。”在该校图书馆报告厅近日举行的一堂《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公开课上,水利工程系卫仁娟博士聚焦“3226”工作思路中“扎实做好水文、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安全基础工作”要求,解读了水文测站与站网对于完善水文工作体系和监测站网体系的重要性。

在数字流域与水利枢纽仿真实训室里,紫坪铺水利工程、武都引水工程、溪洛渡水利枢纽等变身为微缩景观展现在同学们眼前,该校水利工程系副主任张磊正在进行一堂别开生面的《水工建筑物》课。通过观摩枢纽大坝及各建筑物运行动态演示,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水工建筑物的发展将有力促进“3226”工作思路中“保证农业和乡村振兴用水”“保障城镇和产业用水”这两个重要目标的实现,推动着现代化水管理体系的构建。
此外,依托四川蜀水文化研究基地落户学校的功能优势,课程《中国水利史》在教学中贯穿蜀水文化脉络,以此落实“3226”工作思路中“大力发掘、传承和弘扬蜀水文化”的工作要求,通过水文化助力四川水利影响力和穿透力的提升。
自“3226”工作思路提出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迅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调研,以专业为单位编制详细“3226”工作思路进课堂实施方案,多举并措打造高质量系列公开课。下一步,该系将继续定期开展四川水利“3226”工作思路进课堂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