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渠县第一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通过“古籍知识讲座+修复体验”的创新形式,让少年儿童在指尖触摸千年文明。
活动邀请古籍修复师李柳汐为同学们带来“古籍里的中国智慧”专题讲座。讲座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古籍的载体演变、装帧形式及文化价值,并展示了《论语》《诗经》等经典古籍的复刻版。“竹简为什么能保存千年?”“线装书为什么不会散开?”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李柳汐一一解答,现场互动热烈。
渠县第一小学学生 唐伊:听了今天的古籍修复专题讲座,让我了解到原来古人的书本如此精美,他们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在实践环节,渠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体验“古籍修复”技艺。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用毛笔蘸取糨糊修补破损书页。
渠县第一小学学生郝若茜:我是第一次接触古籍修复的,老师教我们用糨糊修补裂痕,动作要像对待“伤口”一样轻,最震撼的是将残缺的书页拼回原貌,仿佛隔着岁月与古人对话。
一本古籍的修复往往需要数月,但文化传承的种子只需一堂课就能萌芽。在技术革新与传统守护的交汇点上,越来越多的“小小护书人”正在成长。
渠县第一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雷云伟:此次活动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更在稚嫩的心灵中播下了守护文脉的种子。以后,渠县第一小学还将持续开展“古籍进校园”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