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四川省丹棱县张场镇锁江社区的安溪河上,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两岸金黄的油菜花,生态堤岸与自然岸线错落有致,一道亮丽的河流景观在乡村徐徐呈现。
村民杨静与家人悠闲地走在新建的游步道上,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一到汛期就提心吊胆,现在再也不用担心洪水了。”杨静道出了沿岸村民的共同心声。
这样的转变,正是丹棱县“以水为笔,绘就城乡融合美丽画卷”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丹棱县实施防洪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等项目,坚持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与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区域规划相协调,实现河流治理一条,见效一条。
“我们采用‘防洪优先、生态并重’的理念,在保留河道自然形态的基础上,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安溪河鸭子滩段防洪治理工程负责人邹龙繁向记者介绍,安溪河鸭子滩段已新建3.12公里生态堤防,清淤疏浚5.2公里河道,防洪标准提升至10年一遇,去年汛期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水侵袭。防洪能力的提升改善了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沿线的生态廊道还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丹棱县已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9个,总投资约2.24亿元,综合治理河道全长38.36公里,新建堤防及护岸31.10公里,保护人口8.87万人,保护农田3.12万亩。
走进顺龙乡幸福古村,土墙青瓦的川西民居依山而建、面河而立,石板路两旁的梨花、桃花布满山坡,清澈的溪流与古朴的村舍相映成趣,绘就了“水村相融”的田园画卷。
“这里以前是没有路,一到下雨天,这个小河沟就会冲下去很多枯枝败叶和垃圾,是村容村貌的一道‘伤疤’。”幸福古村村民龚利华说,这个工程不但整治了河道,还将幸福古村旅游环线延伸了近千米,旅游体验更好了,吸引了更多游客,我的生意也变好了!”
据了解,幸福古村积极响应丹棱县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号召,推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在提升水环境的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群众提供生态、亲水的休闲场所,为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目前,丹棱县正以水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围绕“以水美村、以水兴业、以水富民”发展思路,通过水系连通、岸坡整治等举措,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10.14平方公里,实现了保水、保土、经济“三效益”提升,不仅保住了“绿水青山”,更带来了“金山银山”。
“我们将坚持县委‘兴产、聚人、营城、惠民’主攻方向,继续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亮创新举措、谋发展实招,为丹棱县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贡献水利力量。”丹棱县水利局局长陈娟表示。从防洪保安到生态富民,丹棱县正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汩汩清流润泽百姓幸福生活。

|